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王祖章(三明學院黨委組織部副部長、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高立偉(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歷史擔當,將黨的支部建設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并取得顯著成效。在黨支部建設百年之際,系統地回顧和梳理黨支部的發展歷程及其積累的寶貴經驗,對于深入推動新時代黨支部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重視和加強黨支部建設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
黨的支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是我們黨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黨的建設實踐中形成了寶貴的經驗。毛澤東同志提出“支部建在連上”的基本原則,奠定了我軍黨指揮槍的重要原則,也確立了黨支部在黨的領導體系中的關鍵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的支部建設迎來新任務和新挑戰。這一時期,通過在農村、城市和國家機關廣泛建立黨組織,大大加強了黨的執政基礎,順利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重大任務。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志明確提出,“把我們黨建設成為有戰斗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成為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堅強核心”,這標志著黨的支部建設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江澤民同志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要防止出現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的情況。”黨的十六大后,胡錦濤同志提出“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這些重要論斷極大地推動了黨支部建設的創新發展。這一時期,黨的支部建設在推動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服務改革開放大局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支部建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斷和具體要求。黨中央出臺《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標志著黨的支部建設進入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階段。在新時代歷史方位下,黨支部建設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強化政治功能,突出組織功能,切實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從黨的百年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和支部建設,是我們黨的一個光榮傳統和鮮明特征。黨支部建設是我們黨生存發展、攻堅克難的重要保證。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把黨的支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深刻把握新時代黨支部建設的內在要求
新時代背景下的黨支部建設,是一場深化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關鍵戰役。作為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和“戰斗堡壘”,新時代黨支部建設的核心要義在于實現政治屬性、組織機能和實踐功能的有機統一。
明確政治建設這一根本。作為黨的基本組織,黨支部的政治屬性是新時代黨建理論的基礎范疇。從歷史維度而言,黨支部的政治屬性經歷了從革命實踐中萌芽,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豐富發展,再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深化完善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就明確指出,支部在黨組織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列寧將“民主集中制”確立為俄共(布)的組織原則,為黨支部建設提供了重要組織依據。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時期提出的“支部建在連上”,則是對這一原則的實踐創新,奠定了黨支部在革命軍隊中的核心地位。從理論維度而言,“黨支部是黨的基礎組織,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因此,我們必須立足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系統把握黨支部在新時代政治建設中的定位與作用,確保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得到完整、準確、及時的貫徹落實。從實踐維度而言,黨支部的政治引領作用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環節。作為黨的最基本組織單元,基層黨支部的政治功能性發揮直接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的具體執行效果。這就要求新時代的黨支部建設必須在強化政治引領功能的同時,在實踐中勇于創新突破,切實發揮好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
明確組織體系這一重點。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特征,也是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的組織保證。從組織形態來看,“支部建在連上”的優良傳統構建起縱橫交錯的組織網絡。縱向要筑牢“神經末梢”,確保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直達基層;橫向要織密組織網絡,確保黨的組織體系嚴密完整。這種組織形態的構建,既是歷史經驗的傳承,更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從機制運行來看,黨支部建設必須突出“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的政治功能。這些制度形式不僅承擔著強化黨員政治意識、組織觀念的基本功能,更是新時代黨支部組織生活的重要載體。要創新組織生活形式,使組織生活更加富有時代特色和吸引力。從制度保障來看,新時代黨支部建設必須建立健全規范化的制度體系。一方面,必須加強制度執行的剛性約束;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制度創新,使黨的建設制度體系更加完善有力。
明確隊伍建設這一關鍵。新時代黨支部建設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支政治堅定、能力過硬的黨員隊伍。從思想層面來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黨員思想建設的“必修課”。黨支部必須切實擔負起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黨員的主體責任,通過系統化、常態化的學習教育,幫助黨員筑牢信仰之基。從黨性層面來說,共產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的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黨支部必須通過嚴格的黨內生活,引導黨員不斷凈化心靈、提升境界,真正成為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的干部隊伍。從能力層面來說,廣大群眾尤其是黨員干部必須保持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在不斷斗爭中使自我、黨和國家不斷發展進步。新時代的黨支部,應當為黨員搭建起實踐鍛煉的平臺,使他們在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實踐中增長才干、錘煉作風。
扎實做好新時代黨支部建設工作
回顧百年來黨的支部建設歷史,我們深刻認識到,黨支部建設一直是黨的建設的核心組成部分,始終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課題。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扎實做好黨支部建設工作。
聚焦“兩個功能”,強化政治引領作用。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必須將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作為黨支部建設的核心任務,切實增強黨支部的政治領導力和組織力。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健全和落實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長效機制,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確保全黨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要把黨支部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以落實重大任務為“試金石”和“磨刀石”,增強工作執行力,激發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成為黨員和群眾的“主心骨”和“頂梁柱”。特別是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要借鑒“千萬工程”經驗,通過優化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選派管理,提升基層領導力,減輕基層負擔,避免“小馬拉大車”現象。堅持踐行為民服務宗旨。要保持與群眾的緊密聯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解決基層治理中的突出問題,抓好社會矛盾風險前端防范化解。要探索建立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兩化”建設,強化基礎保障作用。治國安邦,重在基礎;管黨治黨,重在基層。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關系到基層黨組織的強大及黨的建設質量。規范基層組織建設。要集中力量推進基本隊伍、活動、陣地、制度和保障建設,整合各類社會力量,構建完善的黨支部工作體系。要在傳統領域黨支部建設上鞏固提升,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及新就業群體的黨組織建設上,探索新的有效途徑。規范骨干力量建設。要嚴格遵循黨員標準,積極吸納優秀人才,優化黨員隊伍結構。要完善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加強流動黨員的教育與管理,妥善處理不合格黨員,鼓勵黨組織和黨員在網絡空間發揮作用。規范基本制度建設。要堅持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確保制度落實到位。同時,要在做好“規定動作”的同時,結合實際需求開展“自選動作”,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聚焦落實落細,強化戰斗堡壘作用。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古今事業必成于實。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神經末梢”,必須充分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將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黨支部、每名黨員。加強分類指導。根據不同領域黨支部的實際情況,強化分類指導與分析研判,提升先進支部的數量,提高中間支部水平,激發后進支部活力。特別要關注軟弱渙散的黨支部,落實整頓措施,確保黨支部建設持續提升,黨員思想統一,行動協調一致。加強考核評價。黨委(黨組)要將黨支部建設納入重要考核內容,制定明確具體的黨支部建設任務清單,對存在嚴重問題的黨支部進行嚴肅問責,確保工作落實到位。加強責任落實。黨委(黨組)書記要發揮頭雁作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帶頭深入基層調研,解決實際問題,推動黨支部建設不斷深化。黨委組織部門要加強對黨支部建設的指導與督促,基層黨委要配備專職或兼職組織員,強化黨支部工作的具體指導,進一步增強黨支部在組織工作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