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理念
【本課主題】
創新規律與創新發展
【主講嘉賓】
邱耕田,中央黨校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入選者,中組部“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多部論著,在《中國社會科學》、《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發表了大量文章,在中央黨校曾為省部級、地廳級、縣處級學院講授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觀和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等方面的課程。
【文字實錄】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成為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當然要靠發展。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科學發展是創新型的發展,只有通過創新發展才能真正有效地解決我國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我國發展的不充分性主要表現為發展成果的普惠性或共享性不夠、發展的動力或后勁不足、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高等。而要解決發展的動力不足和質量不高等一系列問題,就離不開創新,離不開創新性發展。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0月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國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這個經濟大個頭的‘阿喀琉斯之踵’。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于下風。”
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發展理念被排在了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總書記強調,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對我國這么大體量的經濟體來講,如果動力問題解決不好,要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兩個翻番”是難以做到的。
所謂創新,是指創新主體在創新意識的支配下,對現有的事物(包括物質性事物和精神性事物)進行變革,以實現其由舊質態、舊的發展階段向新質態、新發展階段轉變、飛躍的實踐進程。回顧近代以來世界發展的歷程,可以清楚看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從根本上影響甚至決定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十六世紀以來,人類社會進入前所未有的創新活躍期,幾百年里,人類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創新成果超過過去幾千年的總和。特別是十八世紀以來,世界發生了幾次重大科技革命,如近代物理學誕生、蒸汽機和機械、電力和運輸、相對論和量子論、電子和信息技術發展等。在此帶動下,世界經濟發生多次產業革命,如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信息化。每一次科技和產業革命都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面貌和格局。一些國家抓住了機遇,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迅速增強,甚至一躍成為世界強國。發端于英國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使英國走上了世界霸主地位;美國抓住了第二次產業革命機遇,趕超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從第二次產業革命以來,美國就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這是因為美國在科技和產業革命中都是領航者和最大獲利者。
創新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它不僅僅體現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等方面,還體現在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理論、制度、科技、文化等領域的全面的創新,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綜合的創新能力上。誰在創新上先行一步,誰就能擁有引領發展的主動權。
我們為什么要實施創新發展呢?因為這是對創新規律的遵循和體現。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自我更新的有機體,人類社會的發展也始終是一個推陳出新的流變過程。沒有創新,既不會有人類社會的產生,更不會有人類社會的繁榮和進步。當我們深刻分析社會發展及其與創新實踐之間的本質關系時,就會發現社會發展的創新規律的存在。所謂社會發展的創新規律,是指社會進步與社會創新之間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是人類社會只有在創新中才能獲利前進的基本趨勢。創新規律實際上是對創新本質的反映。事物的本質是由事物的內在矛盾規定的,因此,要認識創新的本質,就必須從分析創新的內在矛盾入手。我們認為,創新本質是由人們新生的需求愿望與原有的現實存在之間的矛盾構成的,具體而言,是由原有的或舊有的現實存在包括物質性或精神性的現實存在不能滿足或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愿望的矛盾構成的。或者說,創新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人在現實世界中產生出了新的需要,這種需要往往又是現有的事物、現有的實踐活動及其結果所不能給予和滿足的。要解決這一矛盾,人們就不得不通過創新的方式或途徑來實現,即通過創新變革原有的客體,使其發生新質態的變化,進而能滿足人的新的需求,從而在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之間建立新的更高的協調統一關系。正是在人的需要與現實實踐之間存在著矛盾,所以才有了人的創新活動,并進而在不斷的創新中推動著社會的永恒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