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理念
【本課主題】
中國對綠色發展的認識
【主講嘉賓】
胡鞍鋼,中共十八大代表,現任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農業部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光明網理論專家委員會委員等社會職務。其創建并領導的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2015年入選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其主編的《國情報告》是專供中央和省部級主要負責人參閱的政策咨詢報告,1998年創辦至今累計報送1300余期,先后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110余次,對黨和國家重大決策產生持續影響。近期著作有《中國新理念:五大發展》、《中國:決勝百年目標》、《“十三五”大戰略》、《超級中國》、《民主決策——中國集體領導制》、《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胡鞍鋼的觀點》、《2020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0中國:邁向共同富?!?、《中國:創新綠色發展》等。曾獲國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復旦管理學杰出貢獻獎、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勵。
【精彩論述】
生態文明在黨代會報告中的地位表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對于生態文明的理解,經歷了從不認識到有認識,從一般認識到深刻認識,從局部認識到全面認識的過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從“無位”到“有位”,從“副位”到“主位”,從無目標到有目標,從一般目標到核心目標。最終成為貫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始終的核心支柱之一。
“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使我們不僅對中國的經濟國情、社會國情、政治國情、文化國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而且讓我們對自然國情也有了深刻、全面的認識。從全球范圍內來看,中國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公開向全世界宣告要實行生態文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
當然,我們也承認中國在工業文明時代是落伍的,我們是后來者。當世界從工業文明時代走向后工業文明時代,中國共產黨意識到我們需要創新并引領21世紀生態文明,這就是五大發展提出的國際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