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崔向陽(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
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寫的《習近平經濟思想學習綱要》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聯合出版,在全國發行。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理論,偉大的理論引領偉大的時代。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系嚴整、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在當代中國、21世紀世界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指南。
深刻回答時代之問,在治國理政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理論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怎么看、怎么干等時代之問,開創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治國理政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三期疊加”、經濟新常態、新發展階段、新發展主題等重要判斷,對中國經濟所處發展階段和歷史方位作出了精準判斷,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怎么看的問題。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開封、鄭州等地考察工作時首次提出“新常態”重要論斷,強調要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2017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必須更加重視經濟增長質量。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時代主題,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理念、新格局、新動力、新路徑、新舉措等重要布局,對如何引領中國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作出了戰略部署,系統回答了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怎么干的問題。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對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了系統解釋。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科學理論武裝頭腦,引領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習近平經濟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指南,要在我國經濟工作全過程中全面深入貫徹實施。
第一,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面對日益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我們必須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宏觀經濟調控體系。領導干部要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進一步提升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堅持群眾路線,保持密切聯系群眾的政治優勢,注意傾聽群眾和基層的呼聲。樹立系統思維和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要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第二,加強對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理解認識,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方位。明確方位才能找準方向,找準方向才能決定方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這就決定了在新時代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重解決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重點是要解決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群體差距這三大經濟發展差距,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解決經濟發展不充分問題,重點是要轉變經濟發展動力模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第三,深化對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的理解認識,這分別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指導原則和鮮明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經濟發展階段和歷史方位發生變化,指導經濟發展的經濟發展理念必然也要隨之發生變化,要從改革開放初期“重數量”“重速度”的舊理念轉向“重質量”“重結構”的新理念。堅持新發展理念,要求我國經濟發展的主題發生變化,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這就要求我們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創新發展來引領經濟發展;著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以協調發展引領經濟發展;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綠色發展引領經濟發展;著力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以開放發展引領經濟發展;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共享發展引領經濟發展。
第四,深化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解和認識,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制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第五,深化對創新驅動和新發展格局的理解認識,這分別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模式和戰略路徑。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由于國內外經濟社會形勢發生了劇烈變化,原有的依靠“三駕馬車”的經濟發展動力模式已經出現邊際效益遞減的明顯趨勢,已經不能再像以往一樣來正常發揮經濟發展“發動機”的作用,必須轉向以“自主創新、自主可控”為特征的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模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堅持以創新驅動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大力發展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堅持以內需為戰略基點,立足強大國內市場,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