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三、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三個全面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根本性變化,中國的利益更加緊密更大范圍地與世界各國的利益聯系在一起,既是世界最大的貿易體、經濟體、技術創新體,也是國際關系以及世界共同利益體的最大攸關方。在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如何全面對外開放、全面參與全球治理、全面做出世界貢獻?如果說中國經濟新常態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升級版,那么“三個全面”就是中國對外開放方略的升級版,也是處理中國與世界關系的大戰略、大布局。
全面對外開放,是推動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外部動力,而全面深化改革則是內在動力,進而構成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驅動力。全面對外開放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分,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對外發展空間拓展。越是對外開放,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就越大,巨大的競爭壓力也會在改革的作用下轉化為巨大的動力,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吸引外資“投資中國”到鼓勵中資“投資世界”的過程中形成新的增長點,拓展了“一帶一路”戰略路線,獲得了各種緊缺的或稀缺的戰略性資源,創造了“無限大”的發展空間,創新了中國獨特的“共贏主義”(即和平發展互利共贏)。誠如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指出的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實質上指明了全面對外開放的基本方向,中國將與世界各國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
全面參與全球治理,既是建立更加民主、公平和均衡的國際經濟政治治理結構及機制的重要途徑,更是中國發揮全球領導者作用的必然選擇。多極化的世界需要多元化的聲音,全球化發展需要融合世界各國的先進發展經驗。隨著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無論是世界經濟增長,還是建立開放型世界經濟,都需要改革現有的國際治理體制,如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等,使其更具包容性、公平性、協商性,這就需要提高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發言權,使得國際經濟治理及機構真正能夠有效及時提供全球公共產品,如全球宏觀經濟穩定、全球金融安全、全球能源安全、全球糧食食品安全、全球網絡安全、全球生態安全等等。同時也主動參與國際社會2015年之后全球減貧與可持續發展、提出遠近兼顧的戰略目標和路線圖,為促進全球消除絕對貧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提出中國倡議、中國方案。
全面貢獻人類發展,既是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也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具體體現;既是符合世界各國共同的長遠的根本利益,也是符合中國自己的長遠的根本利益。為此,中國的發展可以并且越來越能夠對人類發展作出重大貢獻,這包括四個主要方面:作為世界第一大發動機,對促進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服務便利化的進程,對促進世界貿易增長的貢獻;推動全球綠色能源革命、綠色工業革命、綠色交通革命、綠色建筑革命等,對促進全球節能減排的貢獻;推動全球公平發展,為欠發達國家積極提供發展援助和發展經驗,促進南方國家崛起,進一步縮小南北發展差距,對全人類平等發展、公平發展、包容性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系列談四 董小君:經濟新常態讓市場主體分享金融服務的雨露甘霖
系列談七 施建軍: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經濟新常態提供外部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