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陳迪明(華中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華中師范大學〕常務副主任)
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提出,要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高校作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必須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著力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充分認識高校構建固本鑄魂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就是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绷⒌聻橄?,修身為本,這是人才成長的基本邏輯。只有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才能在推動廣大青年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鍛造強大思政引領力,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
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政治要求。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是我們黨加強對高校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文化創新、國際合作等各項工作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確保高校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政治保障。
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更加復雜的外部環境,大學生成長發展也呈現出許多新特點。此外,網絡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發展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越來越大。新時代新征程,只有深刻把握青年群體成長發展的時代背景和現實需求,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深入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升思政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實現辦學政治方向更堅定、意識形態引領更有力、思想價值引導更精準、心理健康疏導更貼心、學業就業指導更扎實、文化實踐浸潤更深入、事務管理服務更便捷、應急事件處突更高效,才能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
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的現實要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單純一條線的工作,而應該是全方位的。只有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人才培養體系,才能更好發揮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的立德樹人協同效應。青年學生正處于人生拔節孕穗期,知識體系搭建尚未完成,價值觀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及時引領、有效引領、強大引領,就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思想道德建設、文化知識傳授、社會實踐等教育教學各環節,堅持圍繞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準確把握高校構建固本鑄魂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內涵要義
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貫穿學校辦學治校和事業發展始終。準確把握高校構建固本鑄魂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內涵要義,有利于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這一“生命線”與其他各項工作貫穿結合、融合創新,為建設具有強大思政引領力的教育強國進一步夯實根基。
蘊含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的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構建固本鑄魂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就是通過塑造強大思政引領力,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確保教育強國建設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彰顯教育的政治屬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事業發展的新要求新期待,突出教育的人民屬性;把教育強國建設置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時代背景下統籌推進,堅定不移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明晰教育的戰略屬性。
多元一體、協同聯動的體系。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提出,要加快構建包括理論武裝體系、學科教學體系、日常教育體系、管理服務體系、安全穩定體系、隊伍建設體系、評估督導體系等七個子體系在內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其中,理論武裝體系強調要加強政治引領,厚植愛國情懷,強化價值引導;學科教學體系提出要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強化哲學社會科學育人作用,全面推進所有學科課程思政建設,充分發揮科研育人功能;日常教育體系提出要深化實踐教育,繁榮校園文化,加強網絡育人,促進心理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強調要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加強群團組織建設,推動“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完善精準資助育人;安全穩定體系強調要強化高校政治安全,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筑牢校園安全防線,健全安全責任體系;隊伍建設體系提出要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打造高素質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務工作隊伍,加大馬克思主義學者和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力度;評估督導體系強調要構建科學評測體系,完善推進落實機制,健全督導問責機制。同時,各子體系相互聯系、互為支撐、互促發展,推動形成一體化、全貫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體系。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我們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出發,堅持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厚植高水平教育安全根基,推動教育系統保持安全穩定良好局面,為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保駕護航。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必須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黨的創新理論和正確政治方向凝聚人、引導人、教育人。我們培養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是中國共產黨的堅定擁護者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定維護者,必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捍衛者與繼承發展者,必須是愿意將所學奉獻給祖國和人民、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就要求我們通過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強化對青年學生的政治引領、思想引導和價值觀塑造,確保廣大青年學生始終聽黨話、跟黨走。
三、積極探索高校構建固本鑄魂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有效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就是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始終把牢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筑牢高校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的思想根基,守好教育強國建設的思想陣地。堅持以謀劃實施時代新人培育工程為抓手,以建設重大平臺為牽引,以完善落實機制為基礎,以強化領導統籌為保障,切實把倡導性的理念落實為操作性的舉措,并貫穿到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推動教師思政與學生思政齊頭并進、相互促進,全面實現“政治教導有方、思想引導有力、發展指導有效”的教育效果。
加強隊伍建設。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必須把握教師隊伍這一關鍵主體,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使高校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負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高校思政課教師在理論功底、實踐經驗、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短板弱項,針對性補缺補差、重點攻關,著力增強理論闡釋能力、實踐組織能力、教育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專業素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遵循工作規律。構建固本鑄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必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堅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在改進中加強思想理論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秉承“以師為先、以生為本”理念,充分調動師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實現師生互動、教學相長。既為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的全面發展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又充分激發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實現從被動教育到主動教育的轉變。構建融媒體思政教育新平臺,形成網上網下全方位全時空育人育才格局,不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