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韓宏亮(四川省委黨校(四川行政學院)黨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四川省黨的建設研究智庫首席專家)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國共產黨理想信念的集中表達和鮮明標識。黨要擔負起對民族、對人民、對黨的重大責任,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就必須把偉大建黨精神堅持好傳承好弘揚好。
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戰略需要
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墜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深淵。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堅定地把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擔在自己肩上。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著實現這個宏偉夢想前赴后繼、不懈奮斗,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多年就是為著實現這個宏偉夢想而奮斗的一百多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成立百年之際深刻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由此可見,實現民族謀復興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應有之義和使命所向。偉大建黨精神源于為夢想而奮斗的偉大實踐。為民族謀復興又需要偉大建黨精神提供精神動力和凝聚強大的民本偉力。
偉大建黨精神源于為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偉大實踐。馬克思主義認為,精神、規律與實踐具有內在一致性,精神是在認識與實踐相互的聯系中產生的。偉大建黨精神來源于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這個邏輯就是實踐出精神,離開了實踐的深厚沃土任何精神都不可能產生。偉大建黨精神體現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中國共產黨人擁有了這種體現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具備了這種能動的精神品質,就可以更好地去改造世界。所以,偉大建黨精神也體現了致力于解決問題的鮮明實踐性。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偉大建黨精神也標明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價值導向性,指明了黨群關系的邏輯所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而不懈奮斗的過程,就是堅持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過程,就是以自己的行動堅持、證明、踐行和豐富發展偉大建黨精神的過程。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恩格斯曾深刻指出,“思維著的精神”是“物質的最高的精華”。毛澤東也講,“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主要是講精神的偉大之處,精神對社會實踐的能動的反作用。偉大建黨精神同樣如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從進行偉大斗爭看,奪取偉大斗爭的勝利,離不開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進行偉大斗爭,是黨團結帶領人民為堅持真理而奮斗,為堅守理想而斗爭,是為踐行初心、擔當使命而斗爭,為踐行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莊嚴承諾而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同樣離不開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為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提供了精神動力、基本遵循和價值取向。所以,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必須弘揚和傳承好偉大建黨精神。通過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始終讓偉大建黨精神成為一面指導為夢想而奮斗的亮麗旗幟,在中華大地上高高飄揚。這是解決時代課題的實踐需要,又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推進偉大自我革命和偉大社會革命的鮮明特色。
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戰略需要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中國共產黨立黨、興黨、強黨的全部理由就是為了人民,治國理政的根本動力就是為了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為人民謀幸福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固有內涵和價值所在。偉大建黨精神就是一種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根本利益、堅持不懈為人民謀幸福的精神品質。“堅持真理”的“真理”,是造福人民的真理、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的創新理論,是人民自己的理論,是“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人民性是這一科學理論的鮮明特色和固有屬性。“堅守理想”的“理想”,是造福人民的理想、是國富民強,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安排,是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和本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夢的實現。“踐行初心”的“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擔當使命”的“使命”,是億萬人民追求的民族復興,是全體中國人民共享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不怕犧牲”的“犧牲”,是共產黨人重于泰山的犧牲和奉獻。“英勇斗爭”的“斗爭”,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斗爭。“對黨忠誠”的“忠誠”,是堅守大德、踐行公德、嚴守私德的高尚品行,大德、公德、私德都體現了不負人民的內在要求。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必須頑強拼搏、艱苦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奮斗創造財富,勞動造就幸福。就像歌曲《幸福在哪里》所唱的那樣:“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訴你,它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艱苦的勞動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是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激勵“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以苦干實干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過程。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上這樣那樣的艱難困苦和風險挑戰。必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特別是“發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斗爭策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奪取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新勝利。”以頑強斗爭開辟新天地、創造新輝煌。
建設長期執政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戰略需要
長期執政是中國共產黨承擔的歷史使命使然。實現長期執政,換句話說,就是要跳出歷史周期率。這是1945年毛澤東和黃炎培在延安窯洞的對話中,黃炎培先生提出的一個政治命題:中國共產黨如何跳出歷史周期率。當然,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是找到了這個答案的,毛澤東回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在不斷奮斗的實踐中,加深了對這個問題的認識,繼民主新路之后,黨又找到了第二個答案,這就是自我革命。兩個答案,側重點不同,一個強調外部的人民監督,一個強調內部的自我監督,二者立論同源、發力同向,共克歷史周期率,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偉大建黨精神的遵循,揭示了百年大黨“為什么能”的精神密碼。
偉大建黨精神,為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奠定了精神根基。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就是解決好兩大歷史性課題,確保黨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有利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讓中國共產黨人一要有本領,二要不腐敗。有本領,就是要有治國理政的大智慧和過硬能力,能始終為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始終“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不腐敗,也是要贏得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老百姓最痛恨腐敗,堅決反腐敗就是贏得民心之壯舉。偉大建黨精神的每一層含義都包含著不負人民、贏得民心的價值取向,搞腐敗與偉大建黨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是違背偉大建黨精神的實質要義的。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這么強力反腐,對腐敗采取零容忍的態度,目的是什么呢?是為了贏得黨心民心。”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就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滿足人民的利益訴求,堅持為人民謀福利的真理,堅守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的理想,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以對黨、對人民的絕對忠誠和不懈奮斗贏得人民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的始終選擇。偉大建黨精神以其崇高的理想性、鮮明的斗爭性和純粹的人民性,為偉大自我革命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