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郭靜原
又到暑期科普季,科學技術人員和教師應當發揮自身優勢和專長,積極參與和支持科普活動。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施行半年有余。此次修訂強化了科學技術人員的科普責任,強調了科普與科研的協同定位,為科學技術人員參與科普工作提供了明確的制度保障與行動依據。
科普是科學技術人員的分內事。從科學發展的本質看,科研工作與科普工作相輔相成。科學技術人員通過艱苦探索與研究,在各自的領域取得新發現、新成果,這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核心動力。但如果這些成果僅停留在學術期刊與實驗室中,無法被大家所了解,那么科學的價值就得不到充分施展。與此同時,網絡上存在一些“偽科普”聲音,社會公眾在一些關于科學技術發展的具體問題上容易受到誤導。
廣大科學技術人員要持續輸出專業權威的聲音,用優質科學理論知識占領科普傳播主陣地,以促進公眾科學文化的普及和科學素質的提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科學技術人員參與科普存在“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長”這“四不”問題。科學技術人員通常承擔著科研項目、教學任務等工作,難以抽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準備科普內容、開展科普活動;科普需要將專業深奧的科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內容,這對習慣學術性表達、缺乏媒體思維的科學技術人員來說是一種挑戰。此外,在現行的科研評價體系中,科普工作難以獲得應有認可和獎勵,科學技術人員參與科普或被認為不務正業,積極性受到打擊。
新科普法在多個方面強化了對科學技術人員參與科普工作的支持。首先,明確了科學技術人員的科普責任與權利,并強調科技領軍人才和團隊要帶頭開展科普。其次,對各類科學技術人員所在單位提出了明確的支持要求,并規定科技企業應當把科普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最后,就科學技術人員普遍關心的評價激勵問題,提出要“健全科普人員評價、激勵機制,鼓勵相關單位建立符合科普特點的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評價制度”。
科普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對科普法進行修訂、鼓勵和支持各級各類科學技術人員參與科普、持續改革科技評價激勵制度……強有力的法規政策扶持與保障,打消了科學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和支持科普工作的顧慮。愿更多科學技術人員參與進來,把科學知識以生動有趣、準確易懂的方式傳遞給公眾,讓科學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活,激發全社會對科學的熱愛和追求。(郭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