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黎文雯(江西省社會主義學院)
鄉村文化振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黨建引領激活鄉村文化內生動力,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深度融合,已成為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全國各地涌現出以黨建為引領、以文化為載體、以治理為目標的創新實踐,通過組織引領、資源整合、服務創新和產業賦能,探索出一條文化振興的特色路徑?;诖?,在系統分析典型案例與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深入探討黨建引領鄉村文化建設的戰略價值與實施路徑,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價值。
黨建引領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意義和價值
首先,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文化建設的核心力量,通過政治引領把握鄉村文化發展方向、提升鄉村文化發展質量。比如,云南省云龍縣長新鄉大達村黨支部將32名黨員納入網格管理體系,劃分多個網格責任區,讓黨員成為政策宣傳、矛盾調解、民生服務的“神經末梢”,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的治理成效。其次,黨建為傳統文化發展注入了創新活力,激活了傳統文化內生發展動力,使非遺技藝從“活化石”變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通過黨支部引領非遺傳承、節慶活動等文化實踐,可確保鄉村文化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比如,天津市北辰區雙口鎮丁莊村通過黨組織推動“非遺文化傳承鏈+電商產業價值鏈”雙鏈融合,將北辰農民畫與體育器材創新結合,設計出高價值“非遺潮品”籃球。這種創新既延續了文化根脈,又創造了經濟價值,大大增強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和發展動力。最后,黨建引領以文化為紐帶,提升鄉村善治水平,能夠取得不錯的治理效能。以文化為紐帶,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實現了從“單一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轉變。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金寶鄉通過農家書屋平臺創新“文明積分制”,將參與書屋活動、踐行文明行為納入積分管理,村民可憑積分兌換農資、日用品等,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熱情。這種文化治理的柔性力量有效化解了傳統治理中的剛性矛盾,提升了鄉村善治水平。
黨建賦能鄉村文化建設的實踐路徑
強化政治引領,構建鄉村文化發展新格局。一是加強鄉村組織體系建設。通過推行“黨支部+文化組織”模式,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無論是大達村的“黨支部+文化劇團”模式,通過吸納黨員、非遺傳承人、文藝骨干,將文藝匯演與政策宣講結合起來,發掘出鄉村生態環境建設、移風易俗等治理工作新路徑;抑或是江西省靖安縣雙溪鎮整合文化資源,組建籃球隊等多支群眾文化隊伍,豐富了群眾鄉村文化生活,都表現出鄉村基層組織體系優化的鮮明優勢。二是加強資源整合,建立“聯村共建”平臺,破解資源分散難題。在這方面,福建省莆田市東陽村作出了示范。東陽村與鄰近村居聯合建立“北洋荔林水鄉拱辰片區聯村黨委”,每周組織開例會,對土地利用、產業布局、公共設施利用進行整體研判和集中規劃,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資金支持和整體規劃,凝聚了鄉村治理合力,有效破解了鄉村治理單打獨斗、動能不足的困境。
激活傳統文化資源,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創新。一是大力推進非遺傳承創新,通過實施“非遺+”活化工程,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比如,通過構建“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實踐模式,著力推介當地特色非遺民俗文化,盤活當地文化資源,吸引年輕群體注意,加強非遺人才的選拔培育和梯隊建設,實施黨群結對、傳幫帶行動,培養優秀文化傳承人才,壯大非遺傳承力量。二是開展移風易俗實踐,通過創新文化治理載體,破除陳規陋習,實現鄉村和諧善治。比如,在農家書屋設立“移風易俗講堂”,組織老黨員、道德模范開展“樹新風故事匯”“家風家訓讀書會”等活動,通過日積月累的文化浸潤,逐步引導村民在婚喪嫁娶、家風家教、文明習慣中樹新風、展新貌。三是強化數字賦能傳播,通過打造“云端文化”陣地,拓展文化傳播渠道。以村黨支部為引領,構建“黨建+農村電商”“黨建+鄉村自媒體”的文化宣傳和鄉村產業發展矩陣,利用數字科技將優秀的鄉村文化、鄉村產業向外拓展,打造鄉村獨特品牌文化。
創新服務載體,提升鄉村文化服務效能。強化文化陣地建設是鄉村文化服務質量提升的重要前提。鄉村可以依托農家書屋打造“15分鐘文明實踐圈”,組建以黨支部為核心,由駐村工作隊、鄉村干部、返鄉青年大學生組成的“書香志愿服務隊”,常態化開展“農家書屋里的黨課”“讀經典誦詩詞”等特色活動。比如,在黨建引領下,江西省靖安縣雙溪鎮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村文化廣場、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閱覽室、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配備了數千冊圖書,有力強化了鄉村文化活動陣地的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模式也是提升服務效能的手段之一,鄉村需要迎合智能化時代文化服務發展趨勢,通過完善文化服務機制,實現文化服務與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比如,廣西壯族自治區陽朔縣金寶鄉創新“書屋課堂+田間課堂”雙線培訓模式,聯合鄉農業服務中心在書屋設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建立“需求清單—課程定制—跟蹤服務”機制,通過書屋公告欄、微信群等收集農戶技術需求,定期邀請專家開展專題培訓班。通過服務模式的優化,有效提升了轄區農民的農業知識水平。
?。ū疚南?025年江西省社院系統招標課題“習近平文化思想視域下堅定統一戰線成員文化自信的實踐路徑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kt202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