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林學軍(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在天津舉行。習近平主席將同20多位外國領導人和10位國際組織負責人聚首海河之濱,出席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峰會。24年風雨兼程,面對加速演進的世界百年變局,中國攜手上合組織各方,走出了一條互利共贏、共同繁榮之路,不斷為全球經濟穩定與繁榮注入寶貴的確定性力量。在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緊張、經濟碎片化風險加劇的背景下,深化上合組織框架內的經濟合作具有前所未有的戰略意義。
上海合作組織經濟合作展現強大韌性
巨大的經濟規模與人口市場。成立24年來,“上合大家庭”日益壯大。2024年,上合組織完成第三次擴員,正式成員國已增至10個,還有2個觀察員國和14個對話伙伴國。如今,上合組織成員國人口占全球近一半,陸地面積和經濟總量約占世界1/4,上合組織成為全球覆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組織。
不斷增長的內部貿易與投資。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間貿易額為5125.4億美元,較上一年增長2.7%。2025年前7個月,中國以陸路運輸方式同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進出口貨物總額達6774億元,增幅為7.4%;以航空運輸方式進出口貨物總額達2510.1億元,增幅為44.6%。我國對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彰顯上合區域經貿發展潛力巨大。與此同時,
中國已成為多個成員國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貿易伙伴。投資合作主要以能源、基礎設施、制造業等領域為重點。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成員國的發展戰略對接日益緊密,催生了一批標志性項目,如中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中吉烏公路、中白工業園等。
機制建設與金融合作初具雛形。建設金融合作平臺機制,構建跨國貨幣結算網絡是上合組織等區域性組織規避全球金融風險的關鍵路徑,必須在法律、技術和監管層面形成統一框架,才能建立穩定可靠的內部清算體系。2005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銀行聯合體為區域投融資提供制度化平臺,2015年成立的中俄金融聯盟進一步推動兩國跨境結算、本幣使用等業務的對接。此后,隨著青島上合示范區的建設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等倡議的落實,也為探索去政治化的金融網絡和跨境支付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年撒馬爾罕峰會通過的《上合組織成員國擴大本幣結算份額路線圖》為上合組織在支付領域的頂層設計及后續具體舉措指明了方向,成員國本幣互換規模與跨境使用持續擴大。同時,跨境人民幣服務中心的揭牌和CIPS上合跨境創新實驗室的落地,為區域內人民幣結算與清算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的技術支撐。
以更務實和創新的合作策略,強化上合組織國際經濟合作
盡管合作成果顯著,但上合組織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組織,在經濟一體化道路上仍面臨著一些內部和外部挑戰,比如外部“脫鉤斷鏈”與單邊制裁的壓力、產業結構互補性與競爭性并存等等。為此,要以更務實和創新的合作策略,推進上合組織國際經濟合作。
加強貿易與投資領域合作。加速推進自貿區談判。應以“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定”為基礎,將其升級為覆蓋更多上合成員國的“高水平自貿安排”,實質性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深化共建“一帶一路”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尤其是重點推進中吉烏鐵路等關鍵互聯互通項目,并同步推動貿易便利化談判,實現“硬聯通”與“軟聯通”雙輪驅動。構建區域韌性供應鏈,主要是在能源、糧食、礦產等戰略性資源領域,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需合作機制,共同維護區域經濟安全。
共同應對金融風險、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一方面,強力擴大本幣結算規模。將中俄本幣結算的成功經驗向整個組織推廣。鼓勵在能源、大宗商品貿易中錨定人民幣或一籃子成員國貨幣定價,努力擺脫美元依賴。同時,共建獨立的區域支付與金融信息交換系統??商接懺诂F有基礎上(如中國的CIPS系統),聯合開發或鏈接成員國的支付系統,建立一個上合組織內部的金融信息傳輸網絡,以規避SWIFT系統的制裁風險。另一方面,增強上合組織開發銀行和發展基金功能。應實質性擴大上合組織銀聯體的資本金和貸款能力,通過注資等方式,使其能夠為區域內的重大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項目提供更有效的融資支持。
合作科技創新,突破西方技術封鎖。可通過建立上合組織科技伙伴關系,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現代農業、氣候變化等全球共同關切的領域,設立聯合研發基金和聯合實驗室,組建創新聯盟。其次,要進一步打通數字基礎設施。推動區域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在5G、數據中心、跨境光纜等領域開展合作,降低對西方數字技術的依賴。此外,人才是第一資源,要加強人才培養與交流合作,擴大成員國間留學生和科研人員交流規模,設立專項獎學金,為區域科技合作儲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