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調查問題加載中,請稍候。
若長時間無響應,請刷新本頁面
作者:胡敏(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
李克強總理3月5日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要言不煩,極為精煉,盡管篇幅不長,但內容極富政策含量,看點亮點十分多。簡而述之,可提煉出“鞏固”“精準”“深化”三個關鍵詞。
鞏固:繼續穩住經濟基本盤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一開始就指出,“過去一年,在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經濟深度衰退等多重嚴重沖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边@是了不起的成績,成績來之殊為不易。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要清醒看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比如,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國內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環節,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等等。因此,要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鞏固恢復性增長基礎,努力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首先,需要鞏固的是疫情防控成果。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毫不放松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提高科學精準防控能力和水平。新冠肺炎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蔓延,我們還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這也是做好新一年經濟工作的前提。
其次,需要鞏固的是穩就業保市場主體保民生。過去一年,我國在巨大沖擊下能夠保持就業大局穩定,尤為難能可貴。我們科學把握規模性政策的平衡點,扎實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各項指標反映,我國經濟恢復基礎還不牢固,比如許多中小企業還面臨許多困難,居民消費動力不足,投資增長后勁不大,穩就業壓力較大,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還受多重約束,經濟工作要應對許多困難挑戰。
再次,需要鞏固的是脫貧攻堅成果。雖然經過8年努力,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但如何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順利度過5年過渡期,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增強脫貧地區內生發展動力,依然是一項艱苦任務,困難挑戰不亞于過去。
做好這些“鞏固”的文章,切實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日益增多的情況下,穩住經濟基本盤,仍然是今年經濟工作的著力點。
精準:宏觀施策要科學精準
穩住經濟基本盤,需要更加科學精準地實施宏觀政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的預期目標。經濟學界研究分析的結果顯示,“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十年,綜合分析我國經濟增長潛能,潛在經濟增長率在4.5%至5.5%之間,考慮到疫情后經濟反彈因素,國際上普遍認為2021年中國經濟名義增長可望在8%以上,我們將預期目標定為6%以上是一個折中的考量。要實現這一增長目標,必須精準施策,靶向聚焦,統籌配合。
在6%的背后,各項宏觀政策必須施力有度,有張有弛。比如,積極的財政政策強調提質增效、更可持續,赤字率要回歸到相對平衡水平,今年按照3.2%左右安排,財政支出總規模相比去年要增加,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高于去年,制度性減稅政策著眼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但同時又要妥善處理一些地方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問題;穩健的貨幣政策強調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既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又要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還要保持宏觀利率的基本穩定,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這些都是對宏觀調控平衡能力的重要考驗。
報告還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要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在未來五年勞動參與率不變的情況下,做大經濟總量,必須依靠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就是依靠經濟增長潛力的充分釋放,落腳點就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核心就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所以,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未來五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等等。當然,全力推進擴大內需戰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強和改善民生等,都是未來一個時期我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聚焦點、著力點。
深化:用發展辦法夯實后勁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關于推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重大任務,歸結起來就是要繼續深化改革創新,就是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好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我國發展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個基本面沒有改變的底氣,就是源于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支撐起我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就是源于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還有諸多值得也能夠拓展提升的空間,就是源于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健全完善后可以繼續釋放諸多創新潛能,就是源于扎實推進人民共同富??梢詭砭薮蟀l展空間。我們必須夯實這些發展點,形成未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韌后勁,助力我國經濟邁上新臺階。
總的來說,作為一份從“十三五”邁向“十四五”承上啟下、開局起步、繼往開來的報告,我們從中感受到了去年一年堅實的發展,和今后一年乃至更長時間里進一步發展的希望。前景光明,責任在肩,我們仍須砥礪奮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相關閱讀:
【專家學者看兩會】構建多維協同發展路徑 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專家學者看兩會】大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