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學分中心研究員 毛中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稱規劃《建議》)重點提出了三“新”: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三“新”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環環相扣的有機整體,即以新發展階段為背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在國內外大勢中構建新發展格局。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三“新”的重要抓手和落腳點,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才能使國內大循環活力更加強勁,為世界經濟復蘇持續增添動力,重塑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總體上看,規劃《建議》所確定的三“新”要義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既一脈相承,又根據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和經濟發展態勢進行了更加精準的定位。一是把實體經濟和制造強國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賦予質量建設更加具體而豐富的內涵;三是明確提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要求,把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放在了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位置。
“十三五”時期,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升級的需求,我國已經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主動采取降杠桿的措施,避免經濟脫實向虛,有效防范化解了重大風險。但供給側結構性問題依然是經濟運行的主要矛盾這一點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發達國家技術鎖定對我國產業鏈動態升級的“卡脖子”局面沒有根本扭轉。“十四五”期間,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面臨著多重挑戰:產業體系還存在短板和弱項,不能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供給體系質量不高,產業水平還處在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關鍵裝備的技術研發鏈條還不夠完善,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有待進一步加強;融入經濟全球化的FDI吸引政策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本土企業技術的“低端鎖定”,許多本土企業被貼上“中國制造”的標簽,卻缺乏在全球高新技術領域占有主導地位的企業,在關鍵技術研發領域,跨國公司成為主體,對本土企業的創新活動產生“替代效應”和“擠出效應”,本土企業存在被長期鎖定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的風險。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和更加復雜的環境,必須更加注重“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必須更加明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目標,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必須更加扎實“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加強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合格評定和市場監督能力建設。
首先,要保持制造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基本穩定。“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 我國尚未進入高收入國家,但制造業比重出現了下滑的現象。規劃《建議》將“制造強國”和實體經濟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是對“去制造業”問題的洞察與糾正。要深刻認識制造業的國之重器地位,實現制造業轉移和引進的動態平衡,有序開展制造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和引進高端制造項目。
其次,要充分發揮創新在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中的核心地位。產業鏈現代化面臨全球價值鏈低端鎖定問題,有效突破低端鎖定的關鍵在于提高創新能力。規劃《建議》要求“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這些要求都是增加實體經濟吸引力的重要保證,需要從四個方面著力:一是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激勵更多企業成為科技研發創新的主體;二是保護和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經營主體創新創業積極性;三是發揮產業集群優勢,挖掘高新園區潛力;四是注重管理創新,增強創新活動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多措并舉,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最后,要加強質量和品牌管理,為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強基固本。規劃《建議》將“質量強國”放在緊隨“制造強國”其后的位置,是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的必然要求。我國雖然不乏享譽世界的優秀品牌,但仍有一些產品質量不高、創新能力不強、誠信意識淡薄的企業。一方面是消費者對于工匠精神和誠信仁厚的內在價值追求,另一方面是個別經營者急功近利和虛與委蛇的短期市場行為,在市場良莠不齊的大環境下,質量和品牌管理難免有時會陷入浮躁和短視之中,成為阻礙國內大循環的“腸梗阻”。規劃《建議》堅持問題導向,要求“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是實現質量強國目標的制度保障,為暢通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動圖:杜丹)
相關閱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全面把握“十四五”規劃建議的重大意義和亮點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為引領,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握趨勢,高質量完成地方“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民生建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打通國內經濟大循環,重在釋放內需潛力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破題“十四五”,以國內大市場促進大循環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智能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人民調解在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作用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五年規劃:“中國之治”的獨特優勢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農民主體權益,夯實糧食安全之基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和前提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全面認識五年規劃和遠景目標的演變和內涵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實施“四個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調節兩種作用,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理解和把握“十四五”規劃的核心要義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高質量金融開放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開拓全球合作新局面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實到產業發展上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打造新型城鄉關系,實現高質量城鄉融合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奮力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